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:破解豬場糞臭難題與提升健康效益的雙重利器
在規模化養豬場的日常運營中,糞便與污水帶來的問題一直是令養殖戶頭疼的難題。這些廢棄物中含有大量有機物、氮磷及致病菌,釋放出的氨、硫化氫等氣體,不僅會污染周邊環境,引發鄰里投訴,更會刺激豬群呼吸道黏膜,降低其免疫力。冬季為了保暖,通風減少,臭味堆積導致圈舍氨氣濃度驟升,使得畜禽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增加 30% 以上,嚴重制約著豬場的效益。
傳統的除臭手段往往不盡如人意。更換墊料的成本年漲幅超過 20%,大大增加了養殖成本;調整飼料則可能導致豬群采食量下降 15%-20%,而且效果難以預測,還存在適口性風險。
而 “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” 的出現,為豬場帶來了新的希望。它以微生物生態調控為核心,從 “末端治理” 轉向 “源頭控制”,通過飼料添加實現了雙重價值。
在生物降氨機制上,益生菌進入豬的腸道后,能夠定植于消化系統,分泌脲酶抑制劑來減少尿素分解為氨,同時利用氨合成自身蛋白,使糞便氨含量降低 40%-60%。有某規模化豬場的實測數據顯示,使用益生菌 4 周后,圈舍氨氣濃度從 85ppm 降至 32ppm,達到了畜禽健康安全閾值(<50ppm)。
在臭味根源抑制方面,益生菌通過競爭性排斥大腸桿菌等有害菌,促進腸道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,讓糞便有機物殘留量減少 25% 以上,從源頭削弱了腐敗菌滋生的條件,硫化氫等惡臭氣體的釋放量也隨之下降。
除了有效解決糞臭問題,“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” 還能為豬群的健康帶來諸多益處,構筑起腸道與環境的雙重屏障。
在腸道微生態優化方面,益生菌通過定殖形成生物膜屏障,抑制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,使豬群的腹瀉發生率降低 50%-70%。同時,它還能刺激腸道黏膜免疫細胞活性,顯著增強豬群的抗病力。
在環境 - 健康聯動效應上,臭味減輕直接改善了圈舍的空氣質量,使得豬群呼吸道疾病用藥量減少 40%,蚊蠅滋生量下降 60%。這有效切斷了病菌(如非洲豬瘟病毒、藍耳病病毒)通過蟲媒傳播的路徑,形成了 “環境凈化 - 健康提升” 的良性循環。
從實操方案和成本優勢來看,對于有自動料塔的養殖場,使用起來十分便捷。在運料車向料塔輸送飼料時加入益生菌即可,要么在料車到達后,人工去料塔頂部開啟蓋子,分幾次倒入;要么直接打開運料車的蓋子,一次性按比例導入,不需要攪拌,按照 0.5kg / 噸飼料的比例添加就行。料塔和料車在運行過程中,會讓更多飼料粘附益生菌,同樣能達到效果,而且無需改變原有的飼喂流程。
在投入產出比方面,以萬頭豬場為例,每年在益生菌上的投入約 1.2 萬元,卻可以減少除臭劑采購費 8000 元,同時因為豬群發病率下降,增加的出欄收益約 3.2 萬元,綜合下來,每年增效超過 4 萬元。
在養殖環保政策日益趨嚴與生物安全需求不斷升級的背景下,益生菌技術突破了傳統除臭手段 “高成本、低效率” 的瓶頸。某農業大學的研究表明,持續使用復合益生菌 6 個月以上的豬場,其糞污處理成本可降低 28%,且生豬平均日增重提高 5%-8%,料肉比優化 3%-5%。這一技術正從 “環保配套” 轉變為豬場提質增效的核心競爭力。
當豬場的臭味治理從 “被動應對” 轉向 “主動預防”,復合益生菌憑借生態調控思維重構了養殖邏輯,不僅解決了環保合規難題,更通過健康養殖實現了經濟效益的躍升,為規模化豬場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范式。
廣西助農公司技術員產品購買及技術咨詢請聯系 :韋慧宇15078859472(微信同號)
- 上一篇:養豬專用復合益生菌助力養豬:除臭+抑菌+凈空氣,綠色養殖新選擇 [2025-07-16]
- 下一篇:今日全國各地肉豬、豬苗等參考報價及行情分析(2025年7月16日) [2025-07-16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