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寧吳圩鎮覃老板的發酵飼料實踐:低成本養出高品質畜禽的秘訣
在南寧吳圩鎮的養殖圈里,覃老板的名字越來越響 —— 這位養了十年豬、兼營肉雞養殖的老養殖戶,最近兩年靠著自制發酵飼料,不僅把飼料成本壓減了近兩成,豬群的發病率降了一大半,連出欄的豬肉都帶著一股自然的鮮甜,成了附近農貿市場的 “搶手貨”。今天,咱們就跟著覃老板的腳步,解鎖發酵飼料的制作全攻略,看看這低成本的畜禽 “營養餐” 到底有啥門道。
一、從 “頭疼” 到 “省心”:覃老板為啥盯上發酵飼料?
“以前最愁兩件事:一是飼料貴,全價料一斤漲幾毛,一年下來多花好幾萬;二是豬不愛吃、易生病,母豬便秘、仔豬腹瀉是家常便飯,欄舍里的氨氣能熏得人睜不開眼。” 覃老板笑著說,轉機始于 2023 年初接觸的 99 多功能飼料發酵劑。
這款以高濃度乳酸菌(300 億 /g)為核心的發酵劑,讓覃老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。發酵后的飼料帶著淡淡的甜酒香味,豬和雞聞到就搶著吃;更關鍵的是,飼料里的粗纖維被分解成小分子營養,豬吃了糞便變少、臭味大減,連獸醫都夸他的豬群 “體質過硬”。
發酵飼料的核心優勢,覃老板總結了三點:
降本:用豆渣、木薯渣、統糠等下腳料發酵,每噸飼料成本比全價料低 300-500 元;
增效:畜禽消化率提高,料肉比從 3.2 降到 2.8,育肥豬能提前 10-15 天出欄;
提質:有益菌調節腸道,免疫力增強,豬肉和雞肉的鮮味更濃,抗生素殘留幾乎為零(覃老板送檢的雞肉報告顯示,金霉素、土霉素等均未檢出,氨基酸總量達 16.3g/100g)。
二、手把手教學:覃老板常用的 3 種發酵飼料做法
(一)基礎款:發酵豆渣喂豬,低成本還開胃
吳圩鎮周邊豆腐坊多,豆渣資源豐富,覃老板最常做的就是發酵豆渣。
備料:1 噸豆渣(新鮮無霉變)、99 多功能飼料發酵劑 1 包(500g)、玉米粉 100kg(增加淀粉促進發酵)、食鹽 2kg;
調濕:加水把混合物的含水量調到 60%-65%(抓一把攥緊能成團,指縫微微滲水);
發酵:裝進塑料桶或厚塑料袋,壓實密封(一定要擠掉空氣,否則容易發霉),放在陰涼處發酵 7 天,聞到甜酒香味就成了。
“發酵后的豆渣黏糊糊的,帶著點酸香,豬天天搶著吃。” 覃老板說,他會按 30% 的比例和全價料混合喂育肥豬,母豬則加 20%,便秘問題基本沒再犯過。
(二)進階款:全價飼料發酵,給畜禽 “預消化”
對于規模養殖,覃老板還有個省時的辦法 —— 發酵全價料,給飼料 “提前消化”。
配方:1000kg 全價顆粒飼料、99 多功能飼料發酵劑 1 包、清水 600kg;
操作:拌勻后裝進陶瓷缸,密封 3 天,開封后帶著淡淡酸香即可使用;
用法:日常按 10%-20% 比例摻在未發酵的全價料里喂,疫情高發期加到 30%,能明顯增強畜禽抵抗力。
覃老板的肉雞場就靠這招,雞肉的脂肪分布更均勻,煮出來的湯漂著一層清亮的油花,回頭客常說 “有小時候的肉香味”。
(三)應急款:霉變飼料脫霉,變廢為寶
“以前遇到玉米發霉,只能扔了心疼。現在用發酵劑一處理,照樣能喂!” 覃老板分享了脫霉妙招:
1 噸霉變玉米 + 1-2 包發酵劑 + 400kg 玉米粉(補充能量),加水調濕至 60%;
密封發酵 10-15 天(夏天短冬天長),直到聞不到霉味、只剩甜香味;
按 30% 比例混在全價料里喂,千萬別單獨喂。
三、覃老板的 “發酵小貼士”:這些細節決定成敗
做了兩年發酵飼料,覃老板踩過不少坑,總結出幾條 “干貨”:
密封是王道:發酵全程要壓實密封,漏氣會發霉,表面霉變的部分一定要鏟掉;
逐步加量:第一次喂發酵料,幼畜從 10% 開始加,慢慢提到 30%-40%,避免突然換料導致腹瀉;
激活菌種更高效:用前把發酵劑放進 20 倍溫水中(不超過 45℃),加 200g 紅糖活化 2-24 小時,發酵速度能快一倍;
鑒別好發酵劑:擔心買到假貨?覃老板教了個招:500ml 瓶里裝 50g 大米 + 300ml 溫水 + 2g 發酵劑,30℃環境下 2-3 天大米溶解成乳狀,就是真貨,假貨基本不反應。
四、從 “試試看” 到 “離不開”:發酵飼料改變了啥?
如今的覃老板,豬場里氨臭味淡了,蚊蠅少了,母豬產程從 5 小時縮到 2-3 小時,仔豬成活率從 85% 提到 95%;肉雞場用發酵木薯渣替代 20% 全價料,毛利潤提高了 25%。“以前覺得發酵麻煩,現在一天花兩小時做料,一年多賺十來萬,值!”
其實,像覃老板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。發酵飼料的核心,就是用微生物的力量把 “普通原料” 變成 “營養大餐”—— 既降低了成本,又養出了健康畜禽。如果你也在為飼料貴、畜禽難養頭疼,不妨跟著試試,說不定下一個 “養殖能手” 就是你!
技術客服:梁榮梅15878778381{微信同號}
- 上一篇:牛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原因、癥狀和防治措施 [2025-08-01]
- 下一篇:夏季高溫暴雨,豬場這些常見病只需做好這一點 [2025-07-31]